
皖财教〔2025〕1083号
各市、县(市、区)财政局、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体育彩票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体育彩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有关精神,根据《财政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体育彩票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的意见》(财教〔2024〕262号)要求,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提高财政投入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系统思维、分级负责。针对各职业教育阶段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既相互衔接又有所区别的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省、市、县(市、区)履行所属公办职业学校投入主体责任,结合实际建立差异化生均拨款体系。
(二)反映成本、对接需求。基于客观数据支撑,针对不同专业、办学层次的成本差异,制定差异化系数,保障生均拨款与各专业大类培养成本的需求相匹配。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加大对国家、省和当地经济社会急需紧缺专业支持力度,推动优化职业教育供给和结构布局。
(三)改革引领、绩效优先。紧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支持改革成效大、办学水平高、就业质量好的学校加快发展。强化激励约束,将生均拨款与学校办学质量相关联,引导学校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合理负担、多元投入。健全职业教育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均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公办职业学校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推动职业学校通过产教融合、争取社会捐赠、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拓宽办学筹资渠道。
二、实施范围
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实施范围为全省独立设置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公办技工院校(以下简称技工院校,含普通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下同)、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高职学校,含公办高等职业专科学校,下同)和公办职业本科学校(以下简称职业本科学校),以上统称职业学校。
三、主要内容
(一)目标任务。
1.自2026年起,我省职业学校实行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可会同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综合考虑生均培养成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产业人才需求、职业学校办学情况、财力状况等因素确定各职业教育阶段生均拨款标准。技工院校的中级工班按照中职学校生均拨款标准执行,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按照高职学校生均拨款标准执行。
2.建立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后,各职业教育阶段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各职业学校同级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用于支持职业学校发展的经费,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应与现行投入水平大体相当。各地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可适当高于当地普通高中,生均拨款标准应当不低于5000元。各地高职学校和职业本科学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000元,以市为单位进行考核,不要求对辖区内高职学校和职业本科学校平均安排生均财政拨款。
3.建立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既要用好增量,又要优化存量,各专业大类的差异化生均拨款标准做到有保有压、可增可减。对个别小规模、因历史原因等生师比异常的职业学校,可给予三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财政拨款水平总体平稳,过渡期后全部按新制度执行。
(二)差异化系数。
1.专业大类系数
按照国家颁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根据生均培养成本数据分析,确定专业大类系数。
(1)中职学校、高职学校、职业本科学校专业大类系数(五档)
第一档:旅游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系数为1;
第二档:轻工纺织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新闻传播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系数为1.05;
第三档:农林牧渔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电子与信息大类,系数为1.1;
第四档: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土木建筑大类、水利大类、交通运输大类、文化艺术大类,系数为1.15;
第五档: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系数为1.2。
(2)技工院校专业大类系数(四档)
第一档:财经商贸类、轻工类、文化艺术类、其他类,系数为1;
第二档:服务类、能源类、化工类、冶金类,系数为1.1;
第三档:信息类、交通类、建筑类、医药类,系数为1.15;
第四档:机械类、电工电子类、农业类,系数为1.2。
(3)有关说明
若国家新增专业大类,则按相近专业类别参照执行。高职学校、中职学校与技工院校“一校两牌”的学校,举办多种阶段职业教育的学校,按照学生学籍信息采用对应专业大类系数。
2.办学水平系数
为鼓励职业学校提升办学水平,职业本科学校的办学水平系数为1.1,列入国家“双高计划”“双优计划”建设名单学校为1.05,列入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名单(含技工院校“双高计划”建设项目名单)学校、优秀中职学校为1.02,其他学校为1,按照符合条件的最高档系数运用到校。在此基础上,各级财政部门可会同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职业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或办学层次,结合本地财力,设定办学水平系数。
3.政策导向系数
为发挥政府对当地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引导作用,各级财政部门可会同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产业规划、布局、结构等,结合产业人才需求和本地财力,设定细分专业的政策导向系数。
(三)学生人数。
编制年度预算时,学生人数应以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10月31日前秋季学期在册学籍的全日制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为准。中职学校分专业类别学生人数由同级教育部门负责审核认定,高职学校、职业本科学校分专业类别学生人数按隶属关系由各市、省级教育等相关部门负责审核认定,技工院校分专业类别学生人数由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审核认定。
(四)生均拨款核定。
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职业学校隶属关系,按照生均拨款标准、折算学生数,结合财政承受力和可持续性,核定所属职业学校生均拨款经费。其中:
折算学生数=(∑各专业大类学生人数×对应专业大类系数+
∑细分专业学生人数×政策导向系数)×办学水平系数
(五)生均拨款的支出范围。
生均拨款可统筹用于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保障学校正常运转,以及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职业技能竞赛和评价等内涵发展。但不得用于对外投资、捐赠赞助等支出,也不得用于按照国家规定不得开支的其他支出。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保障。各市财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根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对县区的督促指导,加快建立公办职业学校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省级在安排职业教育转移支付资金时向困难地区倾斜,缩小区域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差距,并根据各地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通过职业教育相关资金给予奖补。
(二)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省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统筹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类型与区域布局,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各市县要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需要、毕业生就业形势等,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完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协调联动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布专业调整指导意见,引导职业学校“一校一策”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性。
(三)强化学校基础管理。各市县、各有关部门要督促指导所属职业学校加强学生学籍管理、教育事业统计和教育经费统计等基础工作,确保实施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各项基础数据真实准确。对于通过虚增学生人数套取生均拨款的学校,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收回套取的资金,并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处分。要加强职业学校学生信息、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方面信息化建设,提升基础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四)加强绩效和监督管理。各市县要扎实开展职业教育经费使用绩效管理工作,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完善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安排职业学校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各市县、各有关部门要依法依规加强财会监督,督促指导所属职业学校规范预算、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落实完善内部控制和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财政教育经费使用安全规范高效。
五、其他
本实施意见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国体育彩票:省财政厅 中国体育彩票:省教育厅中国体育彩票建立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实施意见》(财教〔2015〕867号)、《中国体育彩票:省财政厅 中国体育彩票:省教育厅 中国体育彩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国体育彩票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实施意见》(财教〔2015〕2154号)、《中国体育彩票:省财政厅 中国体育彩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国体育彩票技师学院生均拨款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教〔2015〕2243号)与本实施意见不一致的,按本实施意见执行。
中国体育彩票:省财政厅 中国体育彩票:省教育厅
中国体育彩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10月14日
X
